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如何进行矩阵式管理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建设工程教育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4 11:38:03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业人员培训、考核和劳动人事管理,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储备;

  4)有利于保证专业的设计质量。

  对项目来说:

  1)便于项目经理进行直接管理,有利于项目对进度、费用、质量的控制。

  2)便于成员间的联络和协调,及时处理有关问题和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3)有利于用户的联系,及时满足用户要求,实现项目目标。

  三、实施项目矩阵式管理的难点及应对措施

  实施项目矩阵式管理的难点

  我院在2001年已根据建设部的要求,完成了改制,并于2002年5月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2000版的转换,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中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职责、过程、控制程序、岗位职责及详细作业指导。公司管理基本上建立了专业设计所与项目的矩阵式管理模式。但在实施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国有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实施与国际接轨的先进管理模式的难点。

  1、所级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问题:

  所级管理与项目管理存在扯皮现象,管理出现真空。在2002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外审中,外审组也特别提出本院设计所与项目的关系,尤其是外地项目的管理存在问题。项目是临时组织,无工程部也无项目经理部对其进行管理,形成了体外循环。究其原因是过分强调了以项目为中心,强化了项目管理,使设计所所长忙于做项目,担当项目负责人,使矩阵式管理的双向控制变为单向控制,致使所级管理薄弱,有的所的技术管理没有形成系统,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人,所总工程师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对设计人员流动控制设计所与项目组没有做好接口。

  2、由于工期紧张及业主操作不规范等原因,项目实施控制过程不完整,项目负责人只重视进度控制,忽视策划、质量和信息控制,往往质量服从于进度,因此,主要控制技术质量的所级管理有些无可奈何、力不从心。致使以院所两级技术管理、项目负责人组织各专业人员向院总工程师负责的矩阵式质量管理模式不能得到实施。项目的水平仅代表一个项目的水平,作为质量管理核心的技术岗位责任制执行不够,设计控制过程的一校(复核)两审(审核、院审),尤其是复核和审核的质量控制不严。设计所对项目的控制比较薄弱。同时在技术创新方面,由于任务多、人员少,使大家没有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开发研究。部分科研项目负责人因其他工程项目原因,致使科研项目推迟或暂缓,不能按进度要求完成课题研究;全员参与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技术水平的提高。

  3、绩效考评比较粗放,与矩阵式管理模式不配套。其它系统的管理有些各自为政,没有系统的控制和约束。由于效益的问题,院级和所级管理人员的收入与项目管理收入相差悬殊,使得院领导和所长、所总担当项目负责人。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